close

  作為公眾“直通中南海”的窗口,《新聞聯播》被賦予了特殊意義。頭條的安排,排名順序,鏡頭停留多長,都被津津樂道地討論。有人甚至總結:“一些活動誰出現了並不重要。重要的是誰沒出現。”
  文/本刊記者 李天銳
  “各位觀眾,我倆的《新聞聯播》播送完了,感謝收看!”
  5月28日,央視新聞中心播音部主任、51歲的李瑞英及同事、53歲的張宏民確認將退居幕後。這一消息引發“懷舊潮”,網友紛紛感嘆時光飛逝,並作出上述調侃。《新聞聯播》這一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電視節目,少有地被置於輿論中心。
  自1978年開播以來,擁有“重大新聞首發權”的《新聞聯播》,早已成為“中國政壇風向標”。從中央領導,省級大員到許多企業家,都與它有過不解之緣。因為《新聞聯播》,還衍生出不少高層秘事;它的主播亦因此具有了社會影響力,有的還當上了官方要職……
  “重要的是誰沒出現”
  對新聞聯播所具有的政治影響力,人們都不會有異議。
  早前,曾有此次退休的張宏民穿中山裝,引起多國使館揣測的故事。對《新聞聯播》“解讀密碼”般的關註,也發生在今天的省部級大員身上。2014年“兩會”時,青海省省長郝鵬自曝,去年上半年,他和省委書記駱惠寧每周三必看《新聞聯播》,為的就是從國務院常務會議新聞中,尋找一些“中央即將出手刺激”的信號。
  在不少人看來,讀懂《新聞聯播》釋放的信息,就可能搶得發展先機,或是發家致富。
  一個經典的例子是,1992年,吳仁寶從《新聞聯播》得知小平南巡講話信息後,判斷全國經濟要大發展,因此下令動員一切資金囤積原材料,“至少賺了一億”。2004年,他又從《新聞聯播》報道中,估計到國家將對鋼鐵產業採取宏觀調控,馬上調整了華西村鋼鐵廠的生產銷售計劃,避免了重大損失。
  企業家的“嗅覺”不輸老支書。2011年的一天,浙江企業家孫德良從《新聞聯播》中看到,我國將建立惠及城鄉居民的家庭服務體系。孫德良頭腦中靈光一閃,經過1年多籌備,成立了涵蓋婚介、汽車、月嫂、健康等服務的浙江都市家庭服務公司。
  對企業家而言,能登上新聞聯播不僅意味著榮譽。去年10月,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現身《新聞聯播》談非公企業創新後,原先連續發綠的三一股票立馬變紅。
  作為公眾“直通中南海”的窗口,《新聞聯播》被賦予了特殊意義。頭條的安排,排名順序,鏡頭停留多長,都被津津樂道地討論。有人甚至總結:“一些活動誰出現了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誰沒出現。”
  陳雲就有一次特意上《新聞聯播》的舉動。1987年春,久未露面的陳雲來到杭州,此時港台及海外報紙已有他“重病在身”的揣測。4月4日上午10時,陳雲來到杭州西郊的雲棲,脫下大衣、帽子,與幹部群眾一起植樹。警衛員勸道:“天涼,可以戴上帽子。”陳雲拒絕了:“戴帽子照相看不清楚。”
  幾天后,薄一波到杭州看望陳雲,一見面,薄就興奮地說:“我在電視里看你種樹使勁還挺大哩。植樹闢謠,謠言不攻自破呀。”
  有高層“拒絕上鏡”
  作為《新聞聯播》的報道對象,領導人與報道他們的主播之間亦有交集。
  央視內部人士告訴廉政瞭望記者,重要領導人出訪,一直保持著新聞聯播播音員隨訪並出鏡報道的傳統。他們除了出鏡、在出訪地為新聞配音外,還要兼任記者提問。出訪結束時,還要向外交部官員採訪出訪成果。
  “請康輝來提個問題。” 習近平主席2013年6月訪美與奧巴馬會晤後舉行記者會,第一個問題就欽點了《新聞聯播》主播康輝。康輝也連發三問,除了問習近平,兩國元首達成了哪些共識,就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進行了哪些討論外,還提問奧巴馬,美國將如何為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做出努力。
  平時,領導人與主播也可能在工作中相遇。2004年的一個場合,當李瑞英談到“過去一年,央視收視率提升,平均每人每天收看時間增加了4分鐘”時,在場的李長春曾打斷她的發言:“你這個收視率是抽樣調查得出的嗎?”“是全國性的調查嗎?”都得到肯定答覆後,李長春補充說:“要有時效性、針對性和感染力,人們才喜聞樂見,才能提高收視率。”
  事實上,領導人對央視“改文風”一直非常關註。對《新聞聯播》中有關自己的報道,他們也有嚴格要求。據朱鎔基任總理時央視的隨行記者賀永強回憶,“除非重大的時政活動,一般的外事會見,朱總理都要求不上電視。他曾開玩笑說自己:‘一個醜老頭,老在電視里出現,人家會說,他在幹嘛呀?’”
  近兩年,在中央八項規定“改進新聞報道”精神下,《新聞聯播》更是頻頻變臉。
  廉政瞭望記者統計發現,今年5月1日至10日,共有150條新聞登上《新聞聯播》,其中領導人活動報道43條,占28%。更多的版面留給了民生新聞、專欄、短評等。去年起,《新聞聯播》還開闢“真相調查”欄目,通過深入調查,對流言、謠言等正本清源。
  不過,央視內部人士對廉政瞭望記者表示,《新聞聯播》如何改革,一直有爭議。目前來看,其具有的莊重、嚴肅的屬性早已深入人心,改變或許只能是技術上的。即使內部的改變也是小心翼翼。一個鮮為人知的例子是,2007年康輝等4名新主播分別亮相《新聞聯播》後長達近4年,為穩妥起見,一直採取的是主播“一老帶一新”的搭配方式。
  “李代表”與“海主席”
  2013年11月12日,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。當晚《新聞聯播》播報全會分組討論場景時,人們驚訝地發現一張熟面孔——李瑞英。她戴著紅色胸牌正在發言,但她並非中央委員和候補委員。
  謎底很快揭曉:李瑞英是作為十八大代表中的部分基層同志,列席全會的。
  因其代表性、號召力與影響力,《新聞聯播》主播也會被戴上各種顯赫頭銜。如各級黨代表、政協委員、青聯委員和大學兼職教授等。
  作為有16年政協委員資歷的老委員,讓老少邊窮地區的孩子人手一本字典,是李瑞英最著名的提案之一。她還多次參加政協的活動,如2008年6月,隨全國政協社會法制委調研組,到“零家暴示範社區”——杭州湖濱街道青年路社區等調研。一走進社區活動室,她就被眼尖的居民認出。
  主播還會給地方經濟支招。2011年加盟《新聞聯播》的歐陽夏丹,系廣西桂林市政協委員。2012年,她建議桂林“打造國際化與本土元素相結合的文化產品”, “實現文化與旅游產業的齊頭併進,兩手一起抓”。今年市“兩會”期間受訪時,她又建議,提升桂林的城市核心競爭力,改善生態環境。
  在各級青聯擔任委員、常委等職,《新聞聯播》主播中亦不少見。如身為中直機關青聯委員的郎永淳曾與中直青聯主席及高校60名師生座談並指出,“中國的媒體不僅應該是社會瞭望者,還應是腳踏實地的大地丈量者。”另一主播海霞,則擔任全國青聯委員、河南省青聯副主席等職。今年5月4日,海霞被聘為河南省直機關青聯名譽主席。
  《新聞聯播》主播受邀講學或受聘為教授的就更多了。“各位同學們,我想死你們了。”主播郭志堅曾到高校上“開學第一課”,以此為開場白。而向來低調的李修平亦於2013年受聘為西北師大兼職教授。她表示,將在研究生培養、專業建設、社會影響等方面做些工作。
  主播任要職,不光有助於某些地方機構“擴大代表性和影響力”,更重要的是,如何幫老百姓解決實際問題。
  一次,經多次征求意見,李瑞英等人提了關於“整頓北京市自行車與機動車分道問題”的提案,與交管部門開會後,提案的部分意見被吸納,北京市主要路口都設置了右轉彎燈。“這麼細小的事我們也有貢獻,挺有成就感的。”
  承載著公眾信任,更便於反映民意,正是主播擔任要職的優勢。李瑞英曾透露,播音組每天會收到大量來信,有的提案是自己走基層調研得來,還有的提案則匯聚了跑口記者和走基層記者的集體智慧……
(原標題:新聞聯播“政治學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iyge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